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十九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执,说起笑来,堂屋里的人都纷纷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毕竟家里有个离婚的男人或者是姑娘,都是个丢人的事。

    杨大奶奶也笑道,“都别在这挤着了,快去倒点水过来。”

    杨继东闻言赶紧带着杨继北去倒水,杨继西见没自己什么事儿,便说去上工了。

    没人在意他走不走,反正现在也不需要他充面子了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让杨继西跟自己回去,然后打了一大竹筒的凉茶,让他带去给孙桂芳喝。

    孙桂芳见他这么快回来,也有些惊讶,“没出什么事儿吧?”

    “雷声大,雨点小,不过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娘,姜还是老的辣啊。”

    刘母这次来时声势浩大,走的时候却带着点萧瑟。

    刘香莲眼巴巴的在家等着,见他们回来赶紧迎上去,两个嫂子也跟着看过来。

    刘老大他们倒是直接去上工了。

    “香莲,”刘母眼神有些复杂地看着她,“你给我个准话,到底还想不想和杨继北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杨继北这一次没有跟着过来,是因为刘母说想留刘香莲在家住几天,约定三天后再去接人。

    听她这话,刘香莲也犹豫了,说实话,她在等刘母几人回家时,就有些害怕,这次见杨继北没跟来,更是带着几分着急。

    “他、他是不是同意了?”

    说着,眼泪就流了出来,看得两个嫂子心里着急。

    “娘,杨家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“是啊,真要离了吗?那我闺女以后可怎么嫁人啊!”

    刘大嫂有个大女儿,今年都十三岁了,眼下她和刘二嫂相继有孕,都快生了,所以没去上工。

    “没有!”

    刘母脸一黑,拉着刘香莲回了房,接着把杨家的事儿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...你在家的日子过得好了,不知道其他媳妇儿过的什么日子,就说你大嫂,她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,也是快生那个月没去上工,在家做饭洗衣服啥的,其实和你在杨家做的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你婆婆故意让你折腾了些,”刘母看着沉默的刘香莲觉得有些头疼,“好好过日子,可别再一气就回娘家,动不动就把不过了挂在嘴边,你公婆对你的意见很大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抽泣着,只觉得父母都不愿意帮自己,果然嫁出去就没有家。

    “还有你四弟,我给他相看了一个姑娘,如果顺利的话,九月就办事儿了.....”

    晚上杨继西看福窝的时候,发现奶糖居然没有变化。

    他数来数去,也只有放进去的那六颗,于是对才进房间的孙桂芳说了这件事,孙桂芳虽然有些失望,却笑道。

    “那我们换成鸡蛋吧,其实我想过了,这大白兔奶糖太招人眼,本来就是稀奇的东西,如果福窝每天给我们更新那么多,我们拿出去卖,肯定会被查到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就是普通的庄稼汉,也没个有本事的亲戚,东西就有些来路不明了,”孙桂芳坐在杨继西身旁,拉着他的手继续道,“这样其实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杨继西闻言抱住她,“桂芳,你就是这么容易满足。”

    其实那天他让孙桂芳算钱的时候,心里大约就有底了。

    福窝更新后,他就觉得不会这么容易更新东西,更何况比起鸡蛋土豆这些,奶糖这种稀罕东西,确实有些显眼了。

    于是他们把奶糖放在一旁,现在还有四十五颗奶糖,八个鸡蛋放进了福窝。

    第二天晚上一看,福窝已经满了,还是三十二个,而杨二奶奶在借钱给他们修房子后,就不要他们的搭伙费了,杨继西或多或少明白了些什么,但也没戳破。

    于是他塞了两个在鸡窝里,然后说是捡的,拿到灶房放好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每天都会放两个进去,鸡蛋也就从每天三十二个,变成了三十个。

    杨二爷爷现在除了早上那点活,剩下的时间都在忙着把宅基地清理出来,杨继西夫妇下工后也会去帮帮忙。

    刘香莲早就杨继北接回来了,她还是在家干活,没有去上工,整个人话少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二哥他们找队长批了宅基地,就在他柴房旁边那块地,”杨老汉十分不解,在他看来杨二爷爷又没有儿子,房子也是三家人最好的,能住好久了,为什么还要建房?

    “我听狗蛋说了,”杨老婆子气色好了许多,此时看着院子里玩闹的孙子孙女,也有些不解,“不知道折腾什么。”

    杨继东他们就更不知道了,不过杨继南还是道,“那块地基不错,也大,能有个大院子。”

    “我去问问。”

    杨老汉起身,结果被杨老婆子一把拉住,“你去做什么?让大哥去。”

    于是杨老汉就去找杨大爷爷,让杨大爷爷去打听打听,杨大爷爷想到杨继康叮嘱自己的话,于是道,“老二他们有钱,想怎么就怎么呗,或许是这边的房子住着不舒服,等那边建好,这边推了吧。”

    探听不出什么,但也知道杨二奶奶他们家底厚,杨老婆子他们酸得不行,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。

    就他们这房子,都住了二十多年了,每次下雨都会漏雨,冬天还会被雪压塌一点边角,见本就有好房子住的杨二奶奶他们又开始建房,心里自然是羡慕嫉妒的。

    狗蛋和大花他们更是带着毛蛋,天天往那边跑。

    这天杨老婆子见杨继西帮着挑土,忍不住道,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他建房呢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一愣,这话忽然给了她一个念头。

    于是晚上拉着杨继北在房里说悄悄话。

    “二爷二娘他们没有儿子,你说,我们要是过继过去,是不是就有新房子住了?”

    杨继北闻言脸色一变,“你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“什么什么意思?你也不看看,家里多少个兄弟,”刘香莲自打上次和杨继北闹过后,二人的感情也没有以往那么好了,此时更有些想让他看清事实,“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,二嫂他们也还没有第二个孩子,如果你们三兄弟再有了孩子,那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这房子能住下吗?爹娘会让扩建吗?”

    这一句句问得杨继北心烦意乱,他也有自尊心,便有些不耐烦道,“你以为二娘他们不是人精吗?人家刚建房,我们就去讨好他们,谁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,爹娘也不是好糊弄的,里外都不讨好的事儿,我才不干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气得很,翻过身就不去理他了,杨继北见此忽然道,“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,香莲,你变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变了!”刘香莲伸出手放在他眼前,“可你怎么不看看我的手变得也粗糙了!”

    二人的争执越发大声,何明秀他们这边都听见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又吵架了。”

    杨继南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何明秀轻哼一声,“眼馋二娘家的房子呗,说起来老四还欠了二娘十块钱呢,现在二娘他们建房,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老四给钱。”

    杨继北也担心这个,可要账的杨二奶奶没来,倒是杨继西来了。

    还当着刘香莲的面,拿出那张借条,“之前我就急用钱,你说你手里紧,今天就是二十号了,老四,你怎么说也得还给我,这毕竟是你三嫂的嫁妆钱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嘴皮子一抖,看向尴尬的杨继北,“你借了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不多,五块钱,”杨继西见刘香莲脸色不好看,还解释了一句,“老四也是担心你们结婚时的席面做得不好看,所以借去办席面的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的脸色并没有好看多少,丈夫没有私房钱就算了,还欠了钱,这让她非常不高兴。

    “我、我晚上一定送过来!”

    杨继北保证道。

    杨继西点头,离开了。

    沈凤仙见杨继北出了门,根本不让刘香莲有问自己的机会,便故意到刘香莲面前道。

    “我倒是不知道老三还借了钱给老四,我只知道老四为了给你凑足彩礼钱,找二娘借了十块,娘可说了,谁借的就谁还呢。”

    刘香莲气得浑身发抖,但也没说不过了的话,她只是回房把房门重重地关上了。

    杨继北出去转了一圈,借了一块钱回来,他最后还是拉下脸进了杨老婆子的房间,跪着求杨老婆子拿钱。

    拿钱,不是借钱。

    杨老婆子到底是喜欢小儿子的,即便刘香莲不入她的眼,“我偷偷给你,你对外就说向别人借的,连你爹都不要说实话,知道吗?”

    杨继北感动不已,拉着杨老婆子的手撒了几句娇,听得杨老婆子眉开眼笑的。

    拿了杨老婆子给的四块钱,杨继北却有些后悔了,早知道说五块,这样借来的一块钱也能还回去。

    杨继西接过钱后,就把借条给撕了。

    见杨二奶奶看着自己,杨继北红着脸表示有钱了一定还钱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挑眉,“这钱是你找你娘拿的吧?”

    杨继北心头一跳,却还是否认道,“不是,是我向朋友借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并不信,不过还是面上夸赞着,“你朋友倒是个耿直的,愿意借这么多年钱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是多年的朋友了。”

    杨继北干巴巴地说道。

    杨继西扫了他一眼,觉得二娘怕是说对了。

    而当天晚上,杨继北又和刘香莲在房里闹了一架,刘香莲指责他借了这么多钱却不告诉自己一声,以后还钱的还不是他们。

    杨继北则是觉得委屈,“我是为了谁借钱的?要不是你们家要那么多的彩礼,我能去借钱吗!”

    两口子吵得不可开交,可谁也没出房门,第二天吃早饭时,面对杨继东等人的打量,夫妻二人也厚着脸皮当昨晚上吵架的不是他们。

    杨继西和孙桂芳可没时间去管他们的事儿,一心忙着宅基地的事儿。

    在周大舅赶着牛车过来时,杨继西都不上工了,和杨继康一起把砖头背回杨二奶奶院墙下放好,再用干草给盖住。

    周大舅帮着用牛车拉了五次,砖头把杨二奶奶家院子堆了三分之一。

    这让杨老汉等人吃惊极了。

    “这是要建砖房啊?”

    “二娘他们可真有钱。”

    生产队的人也知道他们要建房了,傍晚时不少人过来串门,其中吴和国和挺着肚子的吴大嫂也来了。

    吴大嫂和杨二奶奶向来要好,连带着和孙桂芳也关系不错。

    看着院子里的砖,吴大嫂拿起一块看了看,虽然有些缺角,可到底是砖头啊!

    等看热闹的人走了后,吴大嫂夫妇才说明来意。

    “我们也想建房,听说你们地基打砖头,一米出建砖墙,我们也想这么建,不知道这砖还有没有。”

    吴大嫂开门见山道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还不敢打包票,“我大哥后天要来帮忙弄地基,我到时候问了跟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再好不过了,”吴大嫂笑眯眯地感谢她,还拿了家里的泡菜过来,杨二奶奶就爱这一口,也收下了。

    看着吴大嫂被吴和国扶着走出院门,孙桂芳对杨二奶奶道,“他们的感情真好。”

    “好能好过你们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打趣着,孙桂芳和杨继西纷纷脸一红。

    “不过家里的泡菜还有,倒是你们康嫂最近吃不下东西,桂芳,随我过去串门。”

    已经快六月底了,晚上蚊虫多不说,还燥热,索性睡不着,串门也是一种乐趣。

    杨继西也跟了上去,至于杨二爷爷,他坐在杨继西做的竹椅上,一手拿着蒲扇轻轻赶着蚊虫,很是惬意。

    康嫂瞧着瘦了些,她是个闲不住的,虽然没去上工,却也爱去捡一点引火柴回来。

    劝都劝不住,直到进了六月后一直害喜,这才在家老老实实待了二十多天。

    见杨二奶奶他们拿着泡菜过来,康嫂捂住嘴别过头,“二娘没用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也吃不了啊?”

    康嫂连连点头,“不行不行。”

    见她这么难受,杨继西赶忙将泡菜端回去了,再过来时,便听杨二奶奶在问她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。

    康嫂脸一红。

    众人一看有戏,杨继康便道,“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,你说想吃什么,我去买。”

    “我、我想吃肉。”

    康嫂说完脸更红了。

    杨大奶奶一拍大腿,“你早说啊!明儿个我就去买!想吃肥肉还是瘦肉?”

    “肥肉,”康嫂咽了咽口水,那馋样逗笑了杨继康,他说了康嫂几句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年了,你怎么吃点什么都不好意思说。”

    康嫂想的是九月石头就入学了,家里能省就省,可昨晚上她梦见吃肉,馋嘴得厉害。

    第二天杨大奶奶去赶集,杨继西想到陈生的事儿,也和孙桂芳还有杨二奶奶他们说了一声,一大早就出门了,比杨大奶奶还早不少。

    他背着背篓,上面是干草,下面是鸡蛋,攒了二十六天,一共有七百多个鸡蛋,他在背篓里放了五百个,背篓里装满了,沉甸甸的。

    戴着草帽,拉高围布遮住半张脸,他先去黑市卖鸡蛋。

    “兄弟,你这鸡蛋这么多,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完,不如便宜一点给我,我再拿出去卖,我有门道。”

    五分钱一个,卖了六十八个鸡蛋后,有一个观察他许久的青年上前道。

    杨继西觉得他有些眼熟,“怎么称呼?”

    “木子李,别担心,我经常在这一带。”

    这人说着,还拨开干草看了鸡蛋。

    这倒是让杨继西想起来了,这人也算是个二倒手,干的就是倒手的生意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李兄弟,”杨继西笑道,“我也和你差不多,这些都是我一一收来的,全是新鲜货,今儿正好有事,李兄弟要是能帮忙,我就太感谢了。”

    一听就知道杨继西知道点自己的事儿,李成杰凑过去一点,弯腰从背篓边上往下摸出一个鸡蛋摇了摇,确实没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“你卖五分一个,到了我这可给不了这么多。”

    “李兄弟能给多少?”

    李成杰又问了他是不是每个月都能搞这么多来,而且保证新鲜,杨继西犹豫了一下,最后道,“也看情况,不过再怎么也有一些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当交个朋友,这一次我给你四分一个,可下一次就是三分了,我得赚一点不是。”

    这个价钱倒是合适,大量出售嘛,他也不能经常去县里卖,这来得太勤也不是个事儿,供销社那边只能换点东西。

    于是杨继西便应下了,“我这还有四百三十二个鸡蛋,算你四分一个,一共十七块二毛八分。”

    “莫给零头,十七块二毛怎么样?”

    李成杰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杨继西嘴角一抽,“行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得跟着走一段路,我这没东西装。”

    “行。”

    见杨继西答应得怎么快,李成杰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,“你也不怕我黑吃黑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信了你,那就一条路走到黑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条路可不黑,我叫李文杰。”

    “杨三。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